硼替佐米原料药工艺转让
基本信息
名称:硼替佐米
化学名:[(1R)-3-甲基-1-[[(2S)-1-氧代-3- 苯基-2-[(吡嗪碳酰)氨基]丙基]氨基]丁基]硼酸
结构式:

分子式:C19H25BN4O4
分子量:384.24
CAS:179324-69-7
适用症:主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
药理:硼替佐米是哺乳动物细胞中26S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的可逆抑制剂。26S蛋白酶体是一种大的蛋白质复合体,可降解泛蛋白。泛蛋白酶体通道在调节特异蛋白在细胞内浓度中起到重要作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蛋白水解会影响细胞内多级信号串联,这种对正常的细胞内环境的破坏会导致细胞的死亡。而对26S蛋白酶体的抑制可防止特异蛋白的水解。体外试验证明硼替佐米对多种类型的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临床前肿瘤模型体内试验证明硼替佐米能够延迟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在内的肿瘤生长。
国外上市:2003年通过FDA批准在美国上市。
国内申报:国内上市情况 2005年2月西安杨森获进口分包装批准上市。
药品名称 |
通用名 |
产地 |
规格 |
单位 |
万珂 |
注射用硼替佐米 |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
3.5mg |
瓶 |
从2012年开始,原料18家申报,制剂18家申报,均在审评。
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将于2015年到期
市场前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占恶性血液病的10%,我国的发病率约为 1/10 万人口,发病年龄大多为 50 ~ 60 岁,但在我国 40 岁以下患者并不少见。常规化学疗法(化疗)可使 40% ~ 70% 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疾病在数年至数月内相对稳定,中位生存期为 3 年左右,但是仅约 25% 患者生存期超过 5 年,10 年以上的不到 5%。近 20 年,大剂量化疗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提高 65 岁以下 MM 患者的预后,并且早期移植优于晚期移植,双次序贯移植优于单次移植。硼替佐米(bortezomib)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通过多种全新的机制发挥抗骨髓瘤的作用。国外的临床研究已发现硼替佐米对初治以及复发难治 MM 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已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协作网(NCCN)推荐作为 MM 患者初始治疗(移植或者非移植)以及拯救性治疗的选择。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国人的发病年龄较欧美人群提前5-6年,故此疾病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http://www.chemdrug.com/article/7/)。如不进行治疗,进展期的MM患者的生存期仅为6个月,目前其治疗手段和疗效均很有限,常规的联合化疗的完全缓解率不足10%,中位生存时间为3-4年。虽然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最好的根治方法,但由于患者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其移植相关死亡率高,多数难以接受,因而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的出现为MM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硼替佐米是一种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体外及体内试验均证实它有抗MM的作用。
因此,该药从适应症及临床效果
分析(http://www.chemdrug.com/sell/76/),非常具备开发研究的价值,一旦在国内上市,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